【青春建功】电建小将的“工匠梦” | ||||||
| ||||||
青春是一团火焰,有志者用它点燃人生的熊熊火炬;青春是一张诗笺,实干者用它谱写出壮丽的诗篇。他是一名平凡的赶路人,6年潜心钻研,只为学习先进的技术并融于强劲“引擎”,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他坚信技术是兴企之基、立业之本,始终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积跬致远。他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铸就着“不凡”的青春,他就是凹水河项目副总工程师——潘少坤。 勤学好学强本领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是潘少坤在工作中真实写照。2017年,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潘少坤走出大学的校门,正式步入职场,加入到水电八局这个大家庭里。初出茅庐的他突然发现自己多年学习的知识好像在这个行业里不起作用,面对工作无从下手、略显稚嫩,不甘就此“失败”的他将学习的目光放在了“久经沙场”、经验丰富的老工匠身上。 上班时间刚刚不过十分钟,潘少坤便一手拿图纸一手拉着老师傅奔赴施工现场,钢筋的绑扎、混凝土的浇筑……所有简单的、复杂的施工要点他都不知疲倦地向老师傅请教。当然,仅仅了解这些并不能满足他探求知识地好奇心。闲暇时间,他甚至拉着年长自己仅3-5岁的“老员工”探求更为深奥的建筑结构施工的相关知识。 在工作中,潘少坤学到了很多以前从未接触的知识,如:碾压混凝土、双曲拱坝、外掺氧化镁、悬索桥、交通输水两用拱桥等,他愈发的明白,经验及知识就是技术人员最宝贵的财富,即便是从未接触过的知识,依然能提前通过自发的学习以及过往的工程经验进行推敲和分析,在后续的施工的过程中融会贯通,烂熟于心,并为以后的相似工作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功夫不负有心人,潘少坤通过自主学习和虚心求教的学习,换来了自身技术能力的飞速提升:迅速发现并指出钢筋绑扎存在的问题,手把手地指导工人进行混凝土振捣,在“老前辈”熏陶之下,潘少坤成为了一名可以独当一面的优秀工程师。 尽心尽力干工程 渐渐地,潘少坤有了个“工匠梦”,它生根于他对建筑行业的热爱,茁壮成长于企业践行“工匠精神”的氛围之中!在施工行业,技术人员都知道,图纸是施工之基础,建设之根本,熟悉图纸才能了解现场。潘少坤始终遵循以图纸为基础的原则去推动现场施工。夜晚,办公桌前的灯光是颗耀眼的星,潘少坤总会在休息时间做好第二天施工的计划,在他所负责区域的施工图纸上,画满了五颜六色的标记,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备注,图纸上的错误,施工中的要点,易被忽略的特殊部位…… 他总是不辞辛劳地奔波在施工现场,凡是他负责地施工区域,每天都会留下他的足迹,多少工人在工作,完成了多少内容,发现了哪些问题,他总会记录得清清楚楚。隧洞开挖过程中经常遇到溶洞、断层多等贵州特有的喀斯特地貌,给施工造成了不少的麻烦。面对复杂的地质情况,潘少坤带领青年技术人员,认真收集数据,调整爆破参数,采取短进尺、弱爆破、及时支护的方法,使开挖效率和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时,紧抓工序无缝衔接,确保24小时不间断作业。严格遵守隧洞施工要求,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逐步推进”的施工理念,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开挖面平整度达90%以上,更在2020年12月份创下了月进尺316米的成绩,单向掘进月进尺速度达全国一流水平,较计划工期提前三个月实现隧洞贯通,荣获业主表扬信。 技术能手绽光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效的施工方法或方便的工器具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捷径。潘少坤第一次接触建筑的结构施工,面对横七竖八的钢结构、错落无序的地下基础以及密密麻麻的墙体洞口,一时间可难到了他。也许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想要找出其中相互冲突的位置需要付出很大的精力,但对于善于使用三维制图工具的潘少坤来说却成为了练习制图技巧的机会。利用空闲时间,在三维制图软件上绘制出集控楼的钢结构、地下基础和墙体洞口的位置及尺寸,它们的分布瞬间跃然眼前,图纸设计种的不妥之处被潘少坤很顺利地发现。潘少坤深度参与并编制的《灌浆平洞及灌浆支洞施工方案》,在确保安全及功能性的前提下对灌浆支洞轴线进行调整,在经实施后为项目部创造了849万的效益。该方案在参与水电公司首届“十大经典方案”评选活动中,也荣获“十大经典方案”第一名。 潘少坤说,在水电八局,“工匠梦”并不仅属于我一个人,它属于一个又一个敬业爱岗的同事,属于千千万万个投身一线的兄弟和战友!他们背井离乡,不辞辛苦,勇于探索,勇于攀登!凭借超强的毅力、钻研的精神,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拿下一座又一座“鲁班”!青春因奋斗而精彩,人生因奉献而发光。积极向上95后电建小将潘少坤,在异域他乡繁忙的一线工地,立足本职岗位,传承“工匠”精神,谱写着那份属于自己的青春乐章。
| ||||||
【打印】 【关闭】 |
浏览次数: |